全站搜索

智慧农贸“嘉兴模式” 推动民生实事提质增效

最新资讯 行业资讯 19380
新塍菜场

提到嘉兴的农贸市场,如果你的印象还提留在脏兮兮、乱糟糟的印象中,那你可能是很久没逛农贸市场了。自浙江省开展农贸市场“五化”提升改造以来,农贸市场改造被列入嘉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并对部分农贸市场按照星级标准进行提升改造。

探索农贸市场改造“嘉兴模式”

农贸市场就像是一座城市的镜子,既有着抚慰人心的“烟火气”,又代表了城市文明的“新窗口”。而嘉兴在农贸市场改造中兼具了“烟火气”与“精致感”,打造出了可供复制和借鉴的农贸市场改造“嘉兴模式”。

嘉兴农贸市场改造覆盖面广,从市、县到乡村,从国有、集体到民营。改造力度大、范围广、类型多。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当前农贸市场主渠道作用减弱、发展陷入瓶颈、生存不容乐观等现状,嘉兴选择了部分城乡农贸市场作为改造试点,比如携手电科峰泰共同打造的新塍菜场、庆丰农贸市场以及杨柳湾幸福里农贸市场等,在推动硬件改造的同时,更加重视软件提升,接入智慧农贸系统,分类分层,示范引领。

新塍菜场从党建“红立方”一站式服务平台、特色塍味直播间、特色美食和古镇鲜肉一条街等方面切入,试点打造具有新塍古镇味道的乡村农贸市场;海盐庆丰好邻居农贸市场立足周边消费需求,试点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全”的高品质城市农贸市场;杨柳湾幸福里农贸市场经改造提升后融入了运河元素和幸福社区理念,让市民从菜篮子里拎出了“幸福味”。

不同农贸市场的个性特色改造,让嘉兴农贸市场得到了上级领导以及市民百姓的良好评价,推动了民生实事提效提质。

嘉兴农贸市场改造后,通过信息化系统的接入,让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大幅提升。这种新型的市场环境,不仅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在后期其他市场的改造中,嘉兴还会针对不同区域的市场推出针对性、差异化的改造方案,充分考虑当地的民俗特色、消费群体以及消费习惯等,打造出更多便民、利民的智慧农贸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需求转变+渠道冲击 传统菜市场还能否继续生存?

    1601

    菜市场或者说农贸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沉淀和投影。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农贸市场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波斯帝国,随后传播至中东和欧洲。而在中国,农贸市场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00多年的齐桓公时期,当时分为早市、午市及晚市,面积达3000平方米。后来到了唐朝,据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记载,13世纪的唐朝丝绸市场仅杭州就有10个农贸市场,且规模巨大。可见农贸市场由来已久,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变换着不同的形态。

    查看全文
  • 电科峰泰智慧农贸:实现农贸市场的数字化、智能化和透明化

    1566

    智慧菜市场改革是对传统菜市场进行现代化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目的是解决诸如食品溯源、短斤缺两、电子支付等问题,从而提供更整洁的环境、更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并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电科峰泰智慧农贸解决方案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农贸市场提供一套完整的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方案。方案覆盖了从商品采购、销售、溯源到市场管理、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实现农贸市场的数字化、智能化和透明化。

    查看全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