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转变+渠道冲击 传统菜市场还能否继续生存?
1852菜市场或者说农贸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沉淀和投影。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农贸市场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波斯帝国,随后传播至中东和欧洲。而在中国,农贸市场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00多年的齐桓公时期,当时分为早市、午市及晚市,面积达3000平方米。后来到了...
查看全文全站搜索
农批市场是农产品流转的重要场所和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现有的农批市场暴露出了信息化程度低、管理落后、用户体验不佳及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智慧化转型升级。
智慧农批,就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科技手段,从管理方式、服务方式、交易方式和体验方式上,对市场进行智慧化的升级改造,实现农批市场数字化管理,提升农批市场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那么,如何对农批市场进行智慧化建设呢?
1、便捷支付
以电子交易结算为核心,通过技术开发手段,实现批发市场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农商行支付业务打通。
聚合多种支付方式,实现数据交互,便捷掌握全面的交易数据,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多种支付方式。
2、分账管理
实现分账功能,根据商品信息将商品清算金额对应到各个结算商户,T+资金自动结算到实际商户账户,实现市场分账功能。
3、高效管理
建立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提升市场管理效率。采用云服务模式,快速部署,一体化应用满足前端和后端管理需求,功能全面,满足物业基础管理、经营管理、运营管理市场三大管理功能需求。
4、安全追溯
批发市场发挥龙头作用,实行全面的索证索票市场准入和检疫检测制度,借助物联网、电子结算等先进技术,形成农批环节生鲜领域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引领上游生产基地、连接下游农贸市场、超市及零售商,形成“农田到餐桌“的追溯体系。
5、数据统计
多维度市场大数据分析和展示系统,商户端可以进行收入统计、支付统计、每日结单、收款分析,管理端可以进行交易额统计、订单量统计、商品销量统计等经营分析。
通过数据平台可以更好地改善市场服务与管理,帮助商户预测未来农产品供需和价格动向,同时也为调节农作物种植、把控产量与品种等相关政策提供分析与依据。
菜市场或者说农贸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沉淀和投影。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农贸市场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波斯帝国,随后传播至中东和欧洲。而在中国,农贸市场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00多年的齐桓公时期,当时分为早市、午市及晚市,面积达3000平方米。后来到了...
查看全文电科峰泰智慧渔业以前沿科技赋能渔业现代化。公司深度洞察行业痛点,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渔业生产深度融合,开发出一整套智慧渔业解决方案,构建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渔业管理平台。平台覆盖了从环境监测、养殖管理到产品追溯的全产业链条,为现代渔...
查看全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菌房正逐步成为食用菌产业的革新力量。智慧菌菇房模式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等多项数字化应用技术,可智能调控食用菌的生长环境。
查看全文近日,央广网以《这个浓浓烟火风情的老合肥菜市场即将焕然一新》为题,聚焦合肥市庐阳区智慧化提升改造项目——拱辰街菜市。央广网记者走访了拱辰街菜市,从"时尚+文化”、“传统+科技”两方面着重报道这个集整洁、质朴、传统、智慧并存的新型菜市。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