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五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保障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

最新资讯 行业资讯 1907

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3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数字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更加有力支撑。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1.9亿,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有条件的行政村覆盖,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6.5%,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5800亿元,全国具备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基本全覆盖。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数字普惠服务不断深化,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持续提升,数字乡村试点成效更加凸显。

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基础

稳步推进涉农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持续深化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实景三维中国、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建设国土空间基础国情共享服务系统,推动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共享利用。加快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数据算力,构建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一张图”。

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整合共享粮食全产业链数据,推动与气象、病虫害、种植、产量等数据共享共用。依托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统筹推动基层治理数据资源归集融合和开放共享。

强化粮食安全数字化保障

推动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加快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粮食的产、购、储、加、销深度融合。加强粮食收储库点信息化建设,完善粮食购销监管信息化网络,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粮食全覆盖、全链条、全过程数字化监管系统。推动粮食加工数字化升级,推进加工企业上云、上链、上平台。


健全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功能,提升线下网点信息化应用能力,运用大数据等技术优化调整粮食产品供给结构。推进以粮食为重点的智慧大田种植试点。


运用数字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完善国家种业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数字育种技术应用。加快建成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完善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

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农业

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农业建设项目,继续推进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探索重点品种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加快无人农业作业试验区建设,推进先进适用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云农场建设等协同发展。

加快“数字供销”建设,优化完善数字供销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推动供销经营服务网点数字化改造。持续完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快推进与省级追溯平台数据对接和互联互通。加强食品农产品认证全过程信息追溯,升级完善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推动获证企业提升追溯管理自控水平。

保障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

加强标准化建设。统筹推进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开展数字乡村参考架构、数据治理、服务平台等标准研制。加快推动《物联网智慧农业数据传输技术要求》《智慧农业信息系统接口要求》等智慧农业在研标准研制,推进以数字(智慧)农业为重点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地方建好用好数字乡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滚动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年)》。持续开展数字乡村发展评价工作,推动将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深化试点成果应用推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智慧农业】智慧菌菇房推进食用菌产业数字化发展

    2777

    智慧农业助力食用菌产业数字化。食用菌具有种植成本低、附加值高、回报率高等特点,食用菌种植产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食用菌的种植环境非常严苛,受到光照、温度、空气等因素影响,因此,智能化、工厂化生产逐渐成为食用菌产业转型发展的重...

    查看全文
  • 电科峰泰-佛山西樵轻纺城综合市场

    1981

    2022年9月25日,位于佛山西樵轻纺城内的轻纺城综合市场隆重开业,现场门庭若市,热闹不已。 西樵轻纺城综合市场用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设二层独栋建筑。市场配备了电梯、视频监控、食品安全检测室等相关设备设施。 近年...

    查看全文
  • 智慧溯源秤的使用优势

    1970

    . 智慧溯源秤的使用既方便又省心,下面小编给大家说说智慧溯源秤的使用优势有哪些? . 1.防作弊 在市场统一计量称具后,只要人为拆开秤体或改动芯片、程序将自动报警,且计量性能立即失效,表现为不显示称重数据,只能由网络监控平台发送动态验证码授权特定...

    查看全文
  • 升级改造 智慧化菜市场提升幸福指数

    2311

    一直以来,逛菜市场可能是很多人在平凡生活中的小幸福,各种新鲜的水果蔬菜,各色小吃甚至日用品,满足了人们大部分的日常购物需求。琳琅满目的物品,摊贩的热情招呼,来来往往的人群,人情味和烟火气弥补了网络购物的缺失。但时间久了,传统菜市场的缺点也逐渐...

    查看全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