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浙江第一座美丽乡村五星智慧农贸开业啦

智慧生活依托科技进步,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基本民生民安、产业经济底盘的保障稳定。为此,农贸市场的“五化”改造,已成为持续擦亮新时代浙江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金名片。

       经过4个多月的改造升级,由电科峰泰合作改造的,总投资为1917万元的浙江“五化”菜场新标–新塍菜场揭开了神秘“面纱”,正进入试营业阶段。

      智慧化新塍菜场深入贯彻“五化行动”改革举措,以全省首家五星级乡村农贸市场为总体目标,对标便利化、个性化、智慧化、特色化和规范化的建设要求,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手段,通过技术与中心管理平台、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统一交易计量溯源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全新智慧化改造后的新塍菜场首创市级监管、农批管理、农贸管理相结合的三位一体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化、市场智能化,实现了服务升级、管理高效、体验便捷、消费安全的智慧化菜场变革。

菜场进门处有一个显示屏,显示屏上有当天天气信息、当日客流量、商户信息、商品公示和特价菜信息等,并设置了自查系统供消费者参考监督。菜场入口处设有柜台、24小时自助售药机等,方便消费者自主购买。

菜场每家经营户都配备电子溯源秤和信息显示屏,经营户通过手机APP上传进货信息,消费者通过扫描购物二维码,查看进货日期、批发商、合格证明等商品来源信息。经营户信息显示屏还会滚动展示经营户营业执照、健康证、移动支付二维码、商品价格、促销方式等信息。每一个摊位都实现了移动支付,每一张小票都有二维码,扫码便可追溯食品来源……

从大棚市场到智慧菜市场,从脏乱差到有生命力的高颜值菜场,新塍菜场在电科峰泰的助力下迎来了华丽转身。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需求转变+渠道冲击 传统菜市场还能否继续生存?

    315

    菜市场或者说农贸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沉淀和投影。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农贸市场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波斯帝国,随后传播至中东和欧洲。而在中国,农贸市场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00多年的齐桓公时期,当时分为早市、午市及晚市,面积达3000平方米。后来到了唐朝,据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记载,13世纪的唐朝丝绸市场仅杭州就有10个农贸市场,且规模巨大。可见农贸市场由来已久,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变换着不同的形态。

    查看全文
  • 数字化运营 智慧农贸市场大不一样

    338

    菜市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缩影。近几年,全国各地纷纷启动了农贸市场升级智慧化标准化改造工作,落实民生实事。改造后的菜市场颜值和内涵双提升,内外焕然一新。市民逛菜市场,最关注的是什么?肯定是菜品质量和价格。在智慧菜市场内,

    查看全文
  • 传统菜市场转型如何找到差异化优势

    257

    菜市场作为一个公共基础设施,除了可以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之外,还代表蕴藏着一个地方的独特文化。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个地方的菜市场不管从建筑风格、陈列设施,还是所售商品、销售...

    查看全文
展开更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