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智慧,苏滁产业园东升邻里中心智慧菜场全新上线
2800坐标苏滁现代产业园大王郢路18号东升邻里中心,引入中国电科•峰泰技术智慧菜场一体化解决方案,对市场内产品的种类、供应、价格和从种植基地到销售终端进行全程追溯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放心。经过智慧化升级改造的邻里生鲜本周全新上线。 来到邻里中心一楼,经过...
查看全文全站搜索
2023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指导服务,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支持建设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各地建设一批多个省市县产业园,示范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培育吉林榆树玉米、四川自贡水稻、辽宁台安生猪等一批集中度高、效益好的主导产业,产业规模逐步做大、类型更加多样,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目前,已累计建成60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园,产业园平均产值80多亿元。每个产业园与科研院校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一大批技术标准和作业规范集成推广,平均每个产业园与6家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开展合作,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水平区域领先。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多元增值能力。建设一批教育研学、乡村露营、文化体验等基地,形成“农业+”多类型的园区产业业态。
创新要素集聚机制,畅通资源要素入园通道。聚合政府、金融机构、经营主体力量,统筹利用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平均每个产业园撬动金融信贷投入16亿元、社会资本投入20多亿元。一些产业园推动将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重大项目库,有效保障用地需求。一些产业园积极探索存量整合、增量倾斜供地模式,破解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瓶颈制约。搭建产业联盟、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平均每个产业园拥有副高以上科研人员15名,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才300名。
创新联农共富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龙头企业与园内360 多万农户建立稳定产销对接关系。推行土地流转得租金、入园就业得薪金、家庭经营得现金、入股分红得股金“一地生四金”模式,受益农户达300多万户,人均分红3900多元,实现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各地将产业园建设与休闲观光、民俗风情有机结合,推动产业发展与村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配置一体建设,培育了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形成了园中有村、村中有园、园村一体的发展格局。
坐标苏滁现代产业园大王郢路18号东升邻里中心,引入中国电科•峰泰技术智慧菜场一体化解决方案,对市场内产品的种类、供应、价格和从种植基地到销售终端进行全程追溯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放心。经过智慧化升级改造的邻里生鲜本周全新上线。 来到邻里中心一楼,经过...
查看全文大数据显示屏、触摸查询屏、溯源电子秤、农残检测仪、巡检机器人……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菜市场正在向智慧菜市场转型升级,各种智能设备的应用让管理运营更加智能,也为百姓带来更便捷的买菜体验。襄河家园农贸市场以智慧化转型为抓手...
查看全文根据土壤需求科学施肥、“农场一张图”让耕种管收尽收眼底……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成为现实。8月22日,乌苏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联合电科峰泰打造的近2000亩智慧农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查看全文智慧农贸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既关注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便利购物,又能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定制化功能模块实现信息实时、具体、可视化,便于市场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市场经营活动进行动态监管。
查看全文
您好!请登录